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
世界三大酒产区发展对话举行 茅台对话法国名酒
  • 录入人:NJ    发布时间:2013-10-08
  • 2013年9月10日,“世界三大酒产区酒产业发展对话”在贵阳举行,跨越整个欧亚大陆,东西方截然不同的酒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

    法国波尔多名庄联合会副会长阿波兰,法国罗纳河谷葡萄酒协会会长满仁厚、贵州仁怀市委书记罗其方、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等嘉宾共同探讨了东西方不同酒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文化引领名酒国际化之路

    对于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战略,季克良认为,坚持文化先行,强文化之血肉,是中国白酒国际化战略的根本所在。中国白酒浓缩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代表中国文化一张重要的名片。世界蒸馏酒当中的白兰地、伏特加已经成功地走向世界,中国白酒处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起步阶段。

    季克良还表示,酒的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它被赋予的文化。“不同的酒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在实现中国白酒国际化战略的构想中,文化引领始终是一切因素的根本所在。白酒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以文化为导向。走国际化必然会有一种文化的碰撞,必然是用一种文化去征服或影响另一种文化。国酒茅台作为一个百年民族品牌,提倡‘中国味’的饮酒方式,喝的是中国的传统,品的是中国的文化。国酒茅台,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弘扬,定将会成为文化引领中国白酒国际化战略的中流砥柱。”

    法国波尔多名庄联合会副会长阿波兰对“文化先行”的理念也表示认同。她认为,本次世界三大酒产区酒产业发展对话不仅仅代表着酒庄之间的团结,也是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交融与产区发展理念的认同是开拓市场的利器。“法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在于我们不仅仅做的是产品,更重要的是把文化推广出去。我觉得最好的宣扬文化的方法,就是要保持好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打造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

    论坛上,贵州仁怀市委书记罗其方提出了“中国优质酱酒在贵州,贵州酱酒在仁怀”、“打造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的宣言引发了热议。罗其方认为,未来国内白酒市场的竞争很可能由单个企业竞争转化为以产区为单位的竞争,尤其是一些白酒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打造一个好的产区概念将有助于整个地区白酒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法国波尔多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产区概念的产酒地,在波尔多纵横10万公顷的葡萄田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个,发往世界各地的葡萄酒都彰显着“波尔多产区”的概念,这种概念化的模式使人们对这里葡萄酒的品质有了信任,也使人们一提到葡萄酒就联想到了法国的波尔多。

    东西方虽相隔万里,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要在国内一提起中国酱香白酒,消费者立刻会联想到坐落在贵州仁怀的国酒茅台。特殊的气候加上特殊的地质结构,大自然的酿酒师为仁怀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微生物圈,赤水河不仅为酒的酿制提供了上好的水源,其地质结构中特殊的紫砂岩更是培育了白酒所必需的优质原料,在成就了仁怀白酒的区域特色的同时,更酿造出中国国酒——贵州茅台酒。

    “一花独放不是春”。罗其芳表示,酒的酿造与一方水土息息相关,仁怀充分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同时在传统工艺引进消化、利用先进技术、融资平台,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得到较快的发展,努力打造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

    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会长、罗纳河谷葡萄酒协会会长满仁厚对仁怀打造“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的愿景寄予厚望。他表示,就像法国红酒只认波尔多和罗纳河谷一样,贵州酱香白酒主产区在他眼里也只有贵州仁怀茅台。出自这个地方的酱香白酒,品质都是好的,中国要保护这块宝地。